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设计质量标准
2024年12月27日 08:03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设计质量标准

一、教学目标

课程设计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是对学生进行的一次综合性专业设计训练。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获得以下几方面能力,为毕业设计打基础。

1、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学生所学一门或几门相关专业课(或专业基础课)理论知识,使学生在设计、计算、绘图、查阅资料和使用设计手册、设计规范等基本技能上得到训练和提高。

2、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及独立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创新意识、严肃认真的治学态度和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

二、各个教学环节标准

1、选题标准

(1)课程设计的选题要体现教学目标,体现对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及技术进步的要求,密切结合各行业生产实际,能够使学生得到比较全面的训练。

(2)课程设计题目的选择保证工作量的要求。要避免过空、过大或过小,既要使学生工作量饱满,得到理论联系实际的锻炼,又要与学生的知识能力和实验条件相匹配,使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经过努力能够完成。

(3)课程设计题目要经过研讨和论证环节并履行审批程序。在课程设计之前,教研室要组织教师对课程设计题目进行研讨,将确定的题目报学院审批,审批通过后方可使用。

2、课程设计基本内容和基本要求

不同的课程设计基本内容和要求不同。以建筑给排水设计为例:

基本内容:

(1)民用建筑生活给水系统的设计

(2)民用建筑生活排水系统的设计

(3)民用建筑消防给水系统的设计

基本要求:

(1)首先应从建筑图纸上了解建筑平面位置,建筑层数及用途,建筑外形特点及建筑物周围的地形和道路;然后根据设计条件在平面图上确定给水排水初步设计方案。

(2)在设计方案确定后,先在图上画出给水排水及消火栓平面图,然后根据平面图在设计计算书中用手工画出各自系统计算简图,并完成系统水力计算书,最后将设计依据和计算过程整理成课程设计计算书以电子文件形式打印出并装订成册。

(3)运用AutoCAD软件上机完成图纸设计说明、给水排水及消火栓平面图和系统图,最后按照标准图纸型号用白图将其分别打印出来,并与课程设计计算书一起装入学生课程设计档案中。

三、课程设计大纲及指导书

根据教学计划制定相应的课程设计(论文)大纲,课程设计(论文)大纲一般应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课程设计(论文)的目的及要求、时间安排(开设学期及具体时间安排)、说明书要求等。

课程设计(论文)指导书一般应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课程设计(论文)的目的、要求、内容、完成步骤、基本格式规范要求、考核、参考资料等。

四、指导教师工作标准

1、指导课程设计的教师一般应具有中级或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并具有一定的实践教学经验及科研工作能力。原则上课程设计的指导教师要由讲授过该门课程的多位教师担任,不能只由主讲教师一人担任。

2、每名教师指导学生人数一般不应超过30人(一个班)。

3、课程设计的指导教师要在设计开始前做好教学准备工作,及时将课程设计指导书、任务书、日程安排等文件下发给学生,并向学生提出设计的具体要求。

4、在学生进行课程设计期间,指导教师要每天到位指导,原则上每天指导时间不能少于3小时。

5、教师在指导过程中要认真执行学生课程设计成绩考核办法,严格过程考核,严肃处理有抄袭行为的学生;要认真考查学生的出勤情况,检查学生的设计进度和质量,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认真对学生的平时学习状况进行考核,并履行答辩(口试)程序。成绩评定客观、公正,成绩呈正态分布,登陆及时准确。

6、课程设计指导教师要认真批阅学生提交的设计(论文),要具体指出学生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要有批阅痕迹),并给出有针对性的评语。在学生进行课程设计过程中和设计结束后,指导教师要及时向学生反馈指导意见,除个别指导和反馈外,可以通过召开课程设计总结会的形式向学生反馈课程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要让学生看到教师给出的评语和批阅意见。

7、课程设计期间,严格控制指导教师出差。确因工作需要必须出差时,须经院(系)主管领导批准,并事先向学生布置好任务,落实他人代为指导,保证课程设计正常进行。

五、成绩评定标准

1、课程设计成绩根据学生设计态度、设计任务完成情况、设计报告、设计成果的质量以及答辩情况综合评定。

2、指导教师应认真审阅学生的设计报告,写出评语,评定成绩。课程设计的成绩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级分评定。优秀比例一般不应超过20%,优良比例一般不应超过60%

3、课程设计成绩评定参考标准(注:评语应针对性某个学生课设中存在的具体优缺点给出)

 优秀:按设计(论文)任务要求圆满完成规定任务;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和动手能力强,方案合理,计算、分析正确,成果质量高;态度认真,独立工作能力强,有独到见解,水平较高,并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设计(论文)报告条理清晰、论述充分、文字通顺、图纸图表规范、符合设计(论文)报告文本格式要求。答辩过程中,思路清晰、论点正确、对题目理解深入,问题回答正确。

 良好:按设计(论文)任务要求完成规定任务;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和动手能力较强,方案合理,计算、分析基本正确,成果质量较高;态度认真,有一定的独立工作能力,并具有较好的团队协作精神。设计(论文)报告条理清晰、论述正确、文字通顺、图纸图表较为规范、符合设计(论文)报告文本格式要求。答辩过程中,思路清晰、论点基本正确、对题目理解较深入,主要问题回答基本正确。

中等:按设计(论文)任务要求完成规定任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但有所欠缺,有一定的动手能力,方案基本合理,计算、分析基本正确,成果质量一般;态度较为认真,独立工作能力较差,有一定的团队协作精神。设计(论文)报告条理基本清晰、论述基本正确、文字通顺、图纸图表基本规范、符合设计(论文)报告文本格式要求。答辩过程中,思路比较清晰、分析不够深入、主要问题回答基本正确。

 及格:在指导教师及同学的帮助下,能按期完成规定任务;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能力及实践动手能力较差,方案基本合理,计算、分析有错误,成果质量一般;态度一般,独立工作能力差。设计(论文)报告条理不够清晰、论述不够充分但没有原则性错误、文字基本通顺、图纸图表不够规范、符合设计(论文)报告文本格式要求。答辩过程中,分析较为肤浅,主要问题经启发能回答。

    不及格: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为不及格:未能按期完成规定任务;抄袭他人的设计(论文)成果;不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动手能力差,方案存在原则性错误,计算、分析错误较多;设计(论文)报告条理不清、论述有原则性错误、图纸图表不规范、质量很差;答辩过程中,主要问题阐述不清,对设计(论文)内容缺乏了解,概念模糊,问题基本回答不出。